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

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集成光电技术研究中心

  一、中心定位    

  中心定位微纳光学器件的制造与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发展用于显示、探测等领域的微纳光学元件设计及其加工方法、超高精度微纳光学结构检测方法,通过探索新机理,研制新器件与新装备,突破微纳光学在显示、探测领域中应用的技术瓶颈。 

  二、研究方向  

  微纳光学技术、超精密光学测量与先进光学制造 

  三、团队人才  

  尹韶云,博导,研究员,集成光电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创新促进会会员、西部青年学者,重庆市青年拔尖人才与江苏省创业领军人才项目获得者。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国防重点、重庆市重点专项、中科院STS重点专项等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光学与自由曲面光学,包括光束整形、先进显示及微纳制造方法等,发表文章70余篇,专利授权40余项;研究成果获重庆市技术进步一等奖、光学工程学会技术进步一等奖。 

  吴鹏,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超精密光学测量、先进光学制造,以及相关检测和工艺装备研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基础加强、创新特区、装发预研等项目多项。代表性成果:(1)差分非对称干涉测量技术及其应用,实现了高精度、高信噪比光学位相差测量,并在几何量测量、声学传感等应用中获得了技术验证;(2)大口径衍射光学成像系统及关键器件制备,实现了大口径轻量化衍射元件的高精度制备,并研制了可见光、红外等波段衍射成像系统。 

  王金玉,博士,副研究员,20022月获得清华大学光学工程博士。20091月赴美国UAB大学从事博士研究,主要开展细胞级分辨率视网膜活体成像研究。2010年赴法国巴黎天文台工作,主要开展并基于行相干层析(POCT)技术的医学影像研究,用于鼠脑活体和人眼视网膜活体高分辨无扫描成像。长期从事基于并行相干层析术原理的3D光学轮廓测量分析技术、三维层析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研究,主持研发了实验室平台的并行相干层析显微成像系统,针对活体生物组织实现无损非接触 1μm 高分辨率的 4D 大分子级诊断图像;发明了自相干型并行光学相干层析系统,解决了经典系统因微米级振动失效的国际问题;开发了基于细胞图像时间轴动态特征(布朗运动、生理收缩、能量代谢)实现细胞分类和肿瘤细胞自动标记算法;主持中科院仪器专项、中科威高计划、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计划、重庆市科技局重点研发计划、君委科技委xxx重点基金等研究项目10项(累计科研经费200万美元,350万欧元,1000万人民币)。申请发明专利13项,其中美国1项,实用新型20项,SCI论文30余篇。 

  崔月华,博导,研究员,20133月至今,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普学院奖学金获得者,美国材料学会会员,世界材料学会会员。2006年毕业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并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同年赴德国马普研究所进行博士后合作研究,随后赴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先后为博士后、高级研究员,博士后副研究员。曾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指导多名研究生。科研成果被麻省理工大学媒体报道。 

  胡超,博士,高级工程师。20087月,获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学士学位。20136月,获上海交通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3-2018年,先后在汉高,阿克苏诺贝尔等跨国企业研发总部主持研究项目,历任研发经理,技术发展经理等职。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分子化学,粘合剂技术,导热技术,化工基础原材料等。2018年至今,加入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有机半导体材料研究中心。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 

  刘锡,博士,副研究员,202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主要从事微纳加工与检测、集成光电技术研究,在Optics Letters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曾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和四川省科技厅项目资助。 

  傅舰艇,博士,高级工程师,20211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博士学位。2018-2019年,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12年,电子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并加入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从事弱信号识别和精密控制方面的研究,主持智能肌电假肢、全自动接近式光刻机和双面套刻光刻机等研发项目,授权发明专利23项,发表SCI/EI论文16篇,包括1ESI高被引论文和1EDITORS CHOICE ARTICLES 

  孙秀辉,博士,项目副研,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学院光学专业。研究主要涉及微纳光学、自由曲面光学、衍射光学以及深度学习与优化,目前结合神经网络与微纳超结构,探索应用于自动驾驶、虚拟现实、全息成像领域的下一代显示技术。目前已发表文章10余篇,专利20余项,主持项目240余万元。获第八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显示专业委员会委员。 

  杜凯,20079-20117月,就读于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成像光学设计;20119-2014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成都光电技术研究所)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主要从事红外光学成像系统设计与分析,发表文章2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20147-至今,就职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2021年晋升为项目高级工程师,主要负责光学成像类项目的技术攻关,完成了细胞级分辨率3D光学层析成像分析仪、白光干涉仪、全自动三维缺陷检测仪(3D AOI)等项目的研制,承担和参与的项目总额超过1000万元,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5篇,实用新型专利2篇,SCI论文2篇,先后获得中国光学工程学会“金燧奖”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奖。 

  杨正,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微光学元件设计加工和超精密光学元件加工检测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企业横向项目1项,作为课题骨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军863预研子课题、GF创新基金等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专利4项。 

  陈建军,工程师,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西安工业大学,光学;硕士毕业于中科院研究生院,光学专业。曾在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院从事大口径反射镜微应力支撑和离轴反射系统集成仿真的研究工作,并参与了“神光III”项目和某型号遥感卫星有效载荷的系统调试工程技术研究。2014年加入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智能所集成光电技术研究中心,从事光机系统集成中的小型化、轻量化和智能化研究。发表学术论文7篇,授权专利9项。 

  熊亮,工程师,硕士,自动化控制、计算机视觉;授权专利10项,发表论文5篇,主持或参与重庆“151”专项、重点研发项目、中科院“西部之光”等项目. 

  邹劲松,工程师,本科,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集成光电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光学机械设计,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项目5项,主持及参与横向项目20余项。 

  宋延奎,博士,助理研究员。硕博期间为“高性能机电传动与智能装备”教育部创新团队骨干研究成员,作为项目骨干深度参与了国家“863”计划项目“机器人高可靠精密谐波减速器系列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机器人新型高可靠精密减速器”、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机器人高可靠精密摆线行星减速器系列产品研发与产业化”、重庆市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项目“共轭参数驱动的系列化谐波传动齿廓设计优化与评价方法”等项目,在团队前期坚实的研究基础上,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传统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一体化关节相关技术研究工作,开展了工业机器人一系列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基于以上研究项目,取得总体研究成果为:已录用与发表SCI论文9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通讯作者2篇,第三作者发表CSCD论文1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授权1项,公开2项。 

  焦玢璋,博士,特别研究助理,激光微纳制造、光学系统设计,获得2021年第13届国际光子学和光电子会议(POEM)最佳学生论文奖,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两篇,以,共同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一项。 

  房启鹏,博士,特别研究助理。目前在中国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大幅面液晶聚合物偏振光栅制备,在国外重要光学期刊发表过多篇文章。 

  吴昊,博士,特别研究助理,主要从事基于非对称干涉的精密检测技术研究。作为课题骨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军863预研子课题、GF创新基金及企业横向课题等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篇,获得授权专利2项。 

  冉卓瑞,助理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基于非对称干涉的光学传感技术的研究。作为课题骨干参与军863预研子课题、GF创新基金及企业横向课题等项目。发表SCI索引论文1篇,拥有公开发明专利1项。 

  四、代表性成果 

  [1]   Haibo Jiang, Xiuhui Sun, Ruofu Yang, Jianjun Chen, Lin Xie, Shaoyun Yin, Design of UV LED illumination system for direct imaging lithography [J]. OPTICAL ENGINEERING, 2019,7(58): 075103. 

  [2]  Zheng, Qianying; Tang, Linlong; Yao, Wei; Yin, Shaoyun; Du, Chunlei, Ultrasensitive Molecular Detection by Improving the Mode Energy of Graphene Plasmons for Surface Enhanced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J]. 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2018,4(19): 2253-2259. 

  [3]   Xiuhui Sun, Shaoyun Yin, Haibo Jiang, Weiguo Zhang, Mingyou Gao, Jinglei Du, and Chunlei Du, U-Net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based modification method for precise fabr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microstructures using laser direct writing lithography [J]. OPTICS EXPRESS, 2021,4(29):6236-6247. 

  [4]   Chaoxiong Yang, Haibo Jiang, Jinyu Wang, Xiuhui Sun, Zheng Yang, Jianjun Chen, Yongmo Lv, and Shaoyun Yin, Diffuser screen with flat-top angular distribution of scattered light realized by a dual-beam holographic speckle [J]. OPTICS EXPRESS, 2021,6(29):8523-8530. 

  [5]   Zuo JinnianZhao WenhaChen LiLi JunDu KaiXiong LiangYin ShaoyunWang JinyuMulti-focus image fusion algorithm based on random features embedding and ensemble learning[J]. OPTICS EXPRESS2022,530):8234-8247. 

  [6]   Yongmo Lv, Shaoyun Yin, Yi Liu, Zhe Li , Peng Li, Xiuhui Sun, Jianjun Chen, Zheng Yang, Jiahu Yuan, Continuously Geometric Phase Modulation by using a reflective liquid crystal structure [J]. OPTICS COMMUNICATIONS, 2022,509. 

  [7]   Yi Liu, Yongmo Lv, Peng Li, Zhe Li, Jiahu Yuan, Haibo Jiang, Xiuhui Sun, Jianjun Chen, Zheng Yang, Shaoyun Yin, Continuous modulation of geometric phase via electrically tuning the in-plane orientation of nematic liquid crystal [J]. LIQUID CRYSTALS, 2021,2(49):283-288. 

  [8]   Xiuhui Sun, Xingyu Mu, Cheng Xu, Hui Pang, Qiling Deng, Ke Zhang, Haibo Jiang, Jinglei Du, Shaoyun Yin, Chunlei Du, Dual-task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U-Net and a diffraction propagation model for phase hologram design with suppressed speckle noise [J]. OPTICS EXPRESS, 2022,2(30):2646-2658. 

  [9]   Qipeng Fang, Jinbo Liu, Zhanjun Yan, Qiling Deng, Hui Pang, Yongmo Lv, Xiuhui Sun, Jianjun Chen, Haibo Jiang, Shaoyun Yin, Liquid-crystal-polymer binary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 with a sub-micrometer feature size realized by a contact polarization holography [J]. OPTICS LETTERS, 2022,13(47):3195-3198. 

  [10]  Qipeng Fang, Yongmo Lv, Zhanjun Yan, Xiuhui Sun, Jun Shen, Minxuan Liu, Tianyuan Wang, Jianjun Chen, Shaoyun Yin, Photoalignment of sub-micrometer periodic liquid crystal polarization grating by using the optical imprinting method [J]. OPTICS EXPRESS, 2023, 8(31):13429-13435. 

  [11]  Mengting Zeng, Liangping Xia , Man Zhang , Hong Tu , Fuhua Gao, Shaoyun Yin, Hong-Liang Cui , Chunlei Du, Direct modulation of microwave by visible light based on graphene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 [J]. PHYSICS LETTERS A, 2021, 127676. 

  [12]  Zhao WenhaoLi JunDu KaiXiong LiangYin ShaoyunHu JianmingWang JinyuA High Precision and Large Range Measuring Method for Broadband Light Interferometric Microscopy Based on Phase Unwrapping and Stitching Algorithm[J].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2022,843):2411-2417. 

    五、联系方式 

     尹韶云,023-65935627ysy@cigit.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