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产业化成果

重庆研究院“机场安检智能识别系统”通过阶段性评估

时间:2018-03-22编辑:科技处、智能安全中心

  321日,由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重庆研究院”)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专项(以下简称“弘光专项”)项目“机场安检智能识别系统”顺利通过第一阶段评估。  

  由中科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代表与行业主管部门专家、示范应用机场专家、相关技术领域专家组成的调研评估组,对“机场安检智能识别系统”在本阶段的应用表现开展评估。评估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航站楼现场调研,第二阶段在重庆研究院进行会议评估。重庆研究院院长袁家虎、副院长张长城全程陪同调研评估。  

  在现场调研阶段,调研评估组来到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航站楼的国内出发安检口,对专项里的重要研究成果——“安检人脸识别辅助验证系统开展实地调研。在安检现场,专家们使用了不同的身份证结合不同的人员展开综合交叉测试,人证合一的情况,系统均迅速通过;人证不合一的情况,系统均未通过。通过现场考察与体验,该系统得到了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在会议评估阶段,项目负责人袁家虎院长做了项目阶段性进展汇报,截至目前,安检人脸识别辅助验证系统已在国内61家机场的555条安检通道进行了示范应用,提高了机场安检验证的准确率和通行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行业和社会影响,得到了央视、东方卫视、重庆卫视等媒体以及国际民航组织的关注。此外,项目成果还应用于201712月南京大屠杀公祭活动的安保系统中。张长城副院长在致辞中介绍了重庆研究院整合资源、全面配合支撑项目顺利实施的相关情况。调研评估组在认真听取进展汇报的基础上,展开了充分讨论,对项目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财务实施等方面进行了一一质询提问。中国民航局及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白云、重庆江北等民航机场方面的用户专家结合本区域项目示范情况指出:该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安检验证准确率和通行效率,优化了验证岗位的工作流程,提升了旅客满意度。在增强现场查验能力、有效甄别旅客是否冒用证件等方面显示了很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为机场治安、反恐工作和空防安全工作夯实了基础,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同时,评估组专家也给项目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与建议,希望重庆研究院加快推进示范应用,加快推进标准制定,加快推进人像数据中心及测试平台建设,更好的完成下一阶段的项目目标。通过近3个小时的会议评估,调研评估组认为项目组顺利完成了本阶段的约束性目标,一致同意“机场安检智能识别系统”通过本次阶段性评估。  

  在总结发言中,陈文开副局长充分肯定了重庆研究院“机场安检智能识别系统”所取得的成绩,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重庆研究院提出了希望。她希望进一步加强沟通,进一步密切与示范应用机场的关系,跟踪人脸识别辅助验证系统的应用情况,做到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及时提供服务;进一步加强宣传,进一步做好关于人脸识别辅助验证系统应用情况的宣传报道工作,以产生更大社会反响,助推该项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和规模产业化;进一步拓展市场,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不断完善升级产品,根据行业主管部门和民航机场的技术需求,加快研发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同时面向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输出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和产品。  

  中科院弘光专项主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聚焦已取得突破并具有相当引领带动作用的重大战略技术与产品,优先支持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院属科研机构“一三五”重大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通过技术集成、工程化开发和市场应用及推广,力求产出一批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重大示范转化工程。截至目前,弘光专项已立项实施11个项目。  

 

  现场调研 

袁家虎作阶段进展报告 

评估会议现场